随着各项筹备工作的推进,土壤三普即将进入实地取样调查的阶段。在第二次土壤普查40年后,这一次普查的重要性在哪里?40年来我国土壤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
土壤三普”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,计划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。普查内容包括土壤性状、类型、立地条件、利用状况、土壤数据库和土壤样品库构建、土壤质量状况分析、普查成果汇交汇总等。其中土壤性状作为普查重点,将涉及理化性状及多种无机污染物的检测分析。
土壤无机污染物以重金属为主,如镉、汞、砷、铅、铬、铜、锌、镍,局部地区还有锰、钴、硒、钒、锑、钼等。
为助力国家顺利完成“土壤三普“,将汇总新标准、政策、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等,帮助企业及用户了解土壤无机污染物检测技术,共同打好土壤守护保卫战!
新标准公布
HJ 923-2017 土壤和沉积物 总汞的测定 催化热解-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
HJ 974-2018 土壤和沉积物11种元素的测定 碱熔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
GB/T 22104-2008 土壤质量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
HJ 491-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、锌、铅、镍、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
HJ 781-2016 固体废物 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
GB/T 22105.2-2008 土壤质量 总汞、总砷、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2部分:土壤中总砷的测定
GB/T 22105.1-2008 土壤质量 总汞、总砷、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:土壤中总汞的测定
HJ 766-2015 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
GB/T 17141-1997 土壤质量 铅、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